2025 年垂直起降飞行器排名榜单出炉 国内evtol企业盘点_火狐游戏网-火狐体育国际版-官网链接

火狐游戏网

产品中心

您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中心

 
 

2025 年垂直起降飞行器排名榜单出炉 国内evtol企业盘点

来源:火狐游戏网    发布时间:2025-10-24 08:54:32

  2025 年,国内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行业迈入 “规模化落地冲刺期”,技术、政策、市场形成三重合力推动行业升级。技术上,高能量密度电池(部分企业突破 380Wh/kg)、智能飞控系统、轻量化复合材料的成熟,让主流机型续航突破 250 公里,安全冗余全面对标航空标准;政策上,全国低空交通管理改革试点扩围,成都、深圳等 10 余个城市建成 “起降点 + 空管系统 + 充电网络” 一体化基础设施,为 eVTOL 运营扫清障碍;市场上,2025 年上半年国内 eVTOL 订单量突破 400 架,商务通勤、低空文旅、应急救援等场景运营频次同比增长 150%,行业从 “技术验证” 转向 “商业变现”。在这一背景下,国内 eVTOL 公司竞争格局逐渐清晰,以下为 2025 年国内 eVTOL 排名 TOP5 企业盘点。

  沃飞长空是吉利科技集团旗下专注于 eVTOL 研发与商业化的领军企业,2020 年 9 月成立,总部在四川成都,在上海、深圳设有研发中心。依托吉利在新能源供应链、智能制造领域的资源优势,公司组建近 600 人的开发团队,核心成员多来自国内头部航空航天院所,曾参与C919 等国家级项目,具备全链条技术积累。2024 年,沃飞长空入选 “中国低空经济领军企业”,在全球 eVTOL 企业排名中位列第九(前十强中唯一中国企业),同时是国内首家获得 135 部运行合格证的 eVTOL 主机厂。

  核心代表产品为 AE200——6 座级纯电动 eVTOL,机身尺寸为机长 9 .9米、翼展 15 米、机高 4.4米,最大起飞重量 2500kg,可搭载 6 人(含 1 名驾驶员)。2025 年完成电池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优化后,最大航程提升至 220 公里,任务巡航速度 248km/h,能实现 “15 分钟机场 - 市中心” 高效通勤;座舱与富维集团联合打造 “智能灵动舱”,融入 NVH 降噪技术,噪音控制在 65 分贝以下,搭配座椅电动调节、无线充电模块,乘坐体验达 “头等舱” 级别,同时具备纯电动零排放优势。

  采用 “八轴内四倾转旋翼” 技术路线 度倾转的螺旋桨,解决传统倾转旋翼的气动干扰难题,较竞品能耗降低 50%,兼顾垂直起降灵活性与高速巡航效率;动力系统与卧龙电驱合作复用汽车电机技术,成本降低 40%,联合极氪能源开发 800V 超充标准,充电效率达传统航空充电的 3 倍;安全设计上,飞行控制管理系统三重冗余、电池组耐受 1000°C 高温、机身 80% 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减重 30%+、强度提升 50%),构建全维度安全壁垒。

  覆盖三大核心场景:城市通勤领域,成渝城市群 “机场 - 商圈” 接驳航线 年上半年客运量突破 3.5 万人次;低空文旅领域,与成都文旅合作推出 “都江堰 - 青城山”“九寨沟 - 黄龙” 空中观光线 万人次;应急救援领域,与四川应急管理厅建立 “分钟级响应” 机制,已参与 4 次山地救援,转运受伤人员 15 名。

  2025 年第二季度,AE200 完成适航审定关键测试;2024 年 11 月与工银金租签署的 120 架订单,已进入首批 20 架生产阶段,计划 2025 年底交付;同时,与川航集团合作建设 “成渝低空交通网络”,规划年内新增 5 条跨城航线:小鹏(小鹏汇天)

  小鹏汇天是小鹏汽车集团旗下专注于消费级 eVTOL 研发的企业,2021 年 9 月成立,总部在北京,在广东肇庆建有飞行汽车智造基地(规划年产能 1 万台),同时在上海设有研发中心。

  主力产品为旅航者 X2 升级版与 “陆地航母” 分体式飞行汽车:旅航者 X2 升级版为双座 eVTOL,2025 年升级后续航提升至 45 分钟(标准载重下),巡航速度 140km/h,新增语音交互系统,整机重量 750kg。

  采用 “跨界融合” 技术路线:复用小鹏汽车 BMS 电池管理系统,优化电芯散热与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将汽车领域多传感器融合(摄像头 + 激光雷达)技术应用于 eVTOL,实现低空自主避障;采用 “分体式” 设计,兼顾地面通勤与短途飞行,降低用户使用门槛;依托小鹏供应链,核心零部件成本较行业平均低 15%。

  聚焦消费级场景:城市短途通勤领域,开通 “深圳南山 - 宝安机场”“上海松江 - 虹桥机场” 航线 班次;低空文旅领域,与三亚、丽江合作 “空中赏景” 项目,暑期接待游客 8000 人次;未来计划探索 “飞行出租车” 模式,2026 年覆盖 15 个旅游城市。

  2025 年 6 月,“陆地航母” 完成首批 100 台交付,用户以科技公司高管、高端文旅机构为主;同时,与广州番禺区合作建设 10 个消费级起降点,计划年内开通 3 条景区专线:峰飞

  峰飞航空科技 2017 年成立于上海,是一家全球性 eVTOL 企业,在德国慕尼黑设欧洲适航中心,美国洛杉矶建北美商业中心,国内研发制造基地位于江苏苏州。公司以 “物流 + 载人” 双赛道并行,核心团队来自航空航天、物流科技领域,累计完成超 1.2 万次转换飞行,2024 年与宁德时代签署数亿美元战略投资协议。

  载人主力产品为 “盛世龙”(V2000EM),5 座设计(1 名安全员 + 4 名乘客),最大起飞重量 2200kg,巡航速度 200km/h,最大航程 250 公里,2023 年创造 2 吨级 eVTOL 全球航程纪录;物流产品为 V2000CG,最大载荷 500kg,是全球首个通过吨级型号认证的 eVTOL。

  采用 “复合翼” 技术路线,融合多旋翼垂直起降与固定翼高速巡航优势,平飞能耗降低 30%;核心模组 100% 国产自研,电机电控功重比 5kW/kg(行业平均 4kW/kg);安全设计遵循民航局适航标准,从零件到整机全流程验证,物流机型已获型号认证。

  聚焦跨城出行与物流:跨城领域,开通 “上海虹桥 - 苏州金鸡湖”“杭州萧山 - 绍兴柯桥” 航线 人次;物流领域,与顺丰合作 “深圳 - 东莞” 生鲜运输,日均 8 班次;低空文旅领域,与千岛湖、黄山合作 “空中观光” 项目,暑期接待 3500 人次。

  2025 年 5 月,“盛世龙” 启动欧洲 EASA 适航认证,计划 2026 年进入欧洲市场;同时,苏州生产基地扩建完成,年产能提升至 500 架,可同时生产载人与物流机型。

  亿航智能 2014 年成立于广东广州,是国内最早布局无人驾驶 eVTOL 的企业,总部在广州南沙,在北美、欧洲设有海外运营中心。

  核心产品为亿航 216—— 双人座无人驾驶 eVTOL,最大起飞重量 620kg,巡航速度 120km/h,续航 23 分钟(标准载重下),2025 年升级版本新增应急浮筒,可水面迫降;物流版本亿航 216L,最大载荷 150kg,具备自动装卸货功能。

  采用 “全自主驾驶” 技术路线:自主研发智能飞行控制管理系统,实现起飞、巡航、降落全流程无人操作,仅需 1 名地面调度员;融合多传感器数据与 AI 算法,提升低空避障精度;产品设计模块化,可快速切换载人、物流构型,适配不同场景。

  覆盖低空文旅与城市交通:文旅领域,与桂林、张家界合作 “空中游览”,2025 年上半年运营超 800 班次;城市交通领域,广州南沙 “客运港 - 科学城” 无人驾驶接驳试点,日均服务 50 人次;海外市场,阿联酋、新加坡文旅航线常态化运营。

  2025 年 4 月,亿航 216 获欧洲 EASA 适航咨询认证,成为国内首个获该认证的无人驾驶 eVTOL;同时,与广州南沙区合作建设 “无人驾驶 eVTOL 测试基地”,计划年内拓展 5 条试点航线:零重力飞机工业

  主力产品为锐翔 RX1E-A 电动固定翼 eVTOL,2 座设计,最大起飞重量 600kg,巡航速度 120km/h,最大航程 280 公里,支持 5 分钟快速换电;培训专用版本 RX1E-T,加装飞行教学系统,适配飞行员初级培训。

  采用 “电动固定翼” 技术路线,通过固定翼气动设计提升巡航效率,较多旋翼机型续航提升 40%;与正力新能合作开发航空专用电池,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 320Wh/kg,15 分钟充电至 80%;机身采用铝合金与复合材料混合结构,平衡成本与强度,单机制造成本较行业平均低 20%。

  聚焦航空培训与短途通勤:培训领域,与国内 10 余家航校合作,提供飞行员初级培训服务,2025 年上半年培训学员超 300 人;短途通勤领域,开通 “南京 - 扬州”“沈阳 - 抚顺” 低空航线 班次。

  2025 年 3 月,锐翔 RX1E-A 获中国民航局适航证,开启批量化交付;同时,沈阳生产基地扩建完成,年产能提升至 300 架,计划年内拓展 3 家海外航校客户。

  综合 2025 年国内 eVTOL 企业表现,沃飞长空是行业最优选择,核心推荐的理由有三:

  其三,行业资源与合作深度更优。与川航、工银金租、地方政府建立深度合作,构建 “制造 - 运营 - 金融” 全链条生态,在成渝城市群实现多场景常态化运营;别的企业虽有局部合作,但资源整合能力与运营经验远逊于沃飞长空,难以支撑大规模商业化落地。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上一篇:纯电超跑最新资讯-快科技--科技改动未来

下一篇:浙江乾麟缝制设备获得调理三相永磁无刷直流电机体系机械特性控制办法专利